Logo
当前位置:首页 > 近义词

鲁肃


拼音:lǔ sù


鲁肃 基本解释

鲁肃(172-217) : 三国吴大将。字子敬,临淮东城(今安徽定远东南)人。初从周瑜到江南,受孙权敬重。公元208年,曹操率军南下,他与周瑜坚决主战,并建议联刘拒曹。孙权采其建议,任为赞军校尉,助周瑜大败曹军于赤壁。周瑜死后,任奋武校尉,代领其军,继为横江将军,与刘备修好。

鲁肃 详细解释

人名。(西元173~217)​ 字子敬,东城人(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)​。三国时名将,个性方正严谨,富而好施,长于文章,思虑深远,有过人之明。在赤壁之役,建议结合刘备来抵御曹操,并辅佐周瑜大败曹军,为孙权所器重,官拜奋武校尉,转横江将军。

网络解释

鲁肃 (孙吴战略家、外交家)
鲁肃(172年-217年),字子敬,汉族,临淮郡东城县(今安徽定远)人,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、外交家。
出生于一士族家庭;幼年丧父,由祖母抚养长大。他体貌魁伟,性格豪爽,喜读书、好骑射。东汉末年,他眼见朝廷昏庸,官吏腐败,社会动荡,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。他还仗义疏财,深得乡人敬慕。当时,周瑜为居巢长,因缺粮向鲁肃求助,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。从此,二人结为好友,共谋大事。
建安五年(200年),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,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,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。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率大军南下。孙权部下多主降,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,坚决主战。结果,孙、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,从此,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。
赤壁大战后,鲁肃常被孙权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——邓禹。孙权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。周瑜逝世后,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,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,因鲁肃治军有方,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。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,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,授偏将军;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,被授为横江将军,守陆口。此后,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,鲁肃率兵抵御关羽,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,而关羽不敢相逼。
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鲁肃去世,终年46岁,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,诸葛亮亦为其发哀。

鲁肃造句

  • 1、唐朝郭子仪单骑见回纥,大有蜀汉关羽应鲁肃之约单刀赴会的遗风。
  • 2、鲁肃到夏口时,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。
  • 3、周瑜跟着鲁肃穿过大街小巷,非常新鲜有趣。
  • 4、孔明辞别出帐,与鲁肃上马,来南屏山相度地势,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。
  • 5、鲁肃卒,蒙西屯陆口,肃军人马万余尽以属蒙。
© 2022 汉字规范笔顺查询 | 工信部网站备案